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如果不是这13个女人,估计这部电影没人会买单

    信息发布者:zlcwtyzw
    2017-10-09 18:45:55    来源:全网资讯   转载

    最近,又一部受人瞩目的片子放出资源了。

    是啥?先不说,卖个关子。

    说起欧美电影圈里最令人瞩目的女演员,答案大概五花八门,但一定少不了这个被称为“大魔王”的女人——凯特·布兰切特。

    《蓝色茉莉》

    尽管这个熠熠发光的女人举手投足都散发着女王气质,但在演戏这件事上,她可不仅仅能演女王。

    年轻时候的凯特

    1998年凯特主演的《伊丽莎白》让她一举成名,观众们这才发现,原来在澳洲还有一个这么棒的女演员。

    这个女人简直演活了伊丽莎白一世身上的癫狂与阴郁。

    《伊丽莎白》

    华丽的女王能演,陷入爱情的小女人演起来也是惟妙惟肖。

    《天才瑞普利》里面对爱人的一颦一笑温柔得能让任何一个男人心醉。

    《天才瑞普利》

    2001年,她是《魔戒》里那个高贵优雅的精灵女王。

    《魔戒》

    2003年,她又成了《飞行家》里光芒四射的传奇女星凯瑟琳·赫本。

    《飞行家》

    为了这个角色,她上马术课,学打高尔夫球,戴着红色短发发套,学习夹着新英格兰上流社会的发音,如同片中的赫本一样的刚毅而美丽。

    演完女人,凯特开始挑战男人。

    2007 年,凯特出演鲍勃·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我不在那儿》。

    她是唯一一个扮演鲍勃迪伦的女性演员,扮相却被不少人称赞最为传神。

    她表演状态的巅峰出现在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中。

    她在片中饰演一个落魄的纽约贵妇。

    从前期的自持高傲,到后来的敏感神经质,那种混合着落魄女人的自卑与高贵妇人“端着不放”性子的复杂姿态被她用传神的演技展现得淋漓尽致。

    《蓝色茉莉》

    凯特成功凭借在《蓝色茉莉》中的表演拿下奥斯卡影后。

    有人评价说,“凯特·布兰切特在这部电影中如同一颗行走的珍珠。”

    《蓝色茉莉》

    之后,凯特的表演和挑战欲望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大众也越来越爱看多面的她。

    《灰姑娘》中阴狠的后母显然比灰姑娘更博眼球。

    《卡罗尔》中顾盼生辉的大魔王更是直接掰弯了不少人。

    连同她对戏的鲁尼玛拉都直言说,“我差点要爱上她了!”

    戏好的演员,最怕藏着。

    所以近年来戏好的演员们都开始挑战“一人演多人”这项重活。

    一美在《分裂》中同时扮演24个人格。

    小李在《房间》中也将挑战24重人格。

    大表哥在《大群》中扮演的角色更是有无数人格。

    《分裂》

    戏好的男演员们饰演不同人格,无论故事电影如何,本身就是看点。

    而如果要从女演员里挑出来一个人在一部电影里扮不同的角色,还都能将她们扮演得栩栩如生的,你们选谁?

    无论选谁,我相信凯特·布兰切特毫无疑问会在榜上。

    而其实,她在已经在2015年就交给了我们一份完美的问卷:同时扮演13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宣言》

    Manifesto

    先来看看这13张脸。

    温柔知性的美术教师。

    落魄的手工艺人。

    邋遢的流浪汉。

    保守的家庭妇女。

    强势的股票经纪人。

    先进的科技工作人员。

    眼神空洞的垃圾焚烧工人。

    干练的首席执行官。

    刻板的女主播。

    勾人的摇滚乐手。

    葬礼上高贵的美艳夫人。

    雨中狼狈的女记者。

    以及浑身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这13个角色都是同一个人演的,但光是看剧照,都能明显看出来每个角色不仅在装扮上,更是在神态上都各不相同吧?

    如果你仔细看,你甚至会发现连每个人的牙齿都有细微的差别。

    更别提凯特在片中贡献出来的完美演技了。

    垃圾焚烧工人的衣着是宽大的,驼着背,整个身体弧度是微微躬着,不精神的。

    怅然若失的空洞眼神已经透露了日常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再无一物的颓靡现实。

    满身狼藉的流浪汉,全身没有一处是干净得体的。

    但你看她的眼神,却全然没有空洞的痕迹,你甚至能看到它充斥着刚毅、不满的怒号。

    再来看全身黑色的艺术家,高扬的头巾,苍白的面庞,血色口红。

    每一次挥手都带着力度感,吞吐每一句话都蕴含着艺术家没有边际的狂放热情。

    她完全沉醉在自己的艺术王国中,举手投足都是女王,在自己的国度里闪闪发光。

    单独拎出一个角色来看,你都会发现她的表演是准确的、生动的、有力的,尤其是对强势女性的表演,凯特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但将这13个女人碎片化地放入同一部电影中,会出现什么戏剧化的效果?

    看到《宣言》的第一眼,我就怔住了。

    13个 女人,12个片段。

    在生活中这些看似极端刻板庸俗的女人,每个人的口中却都在讲着一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从她们口中冒出来的话——

    宣言。

    一部从头到尾充斥着宣言的影片,很特别吧?

    的确,这不是一部正经电影,而是电影装置。

    由13个同步播放的视频构成的电影装置《宣言》,是向艺术家宣言的动人传统和文学之美的致敬。

    它并不是一件很好懂的作品,导演罗斯菲德最初是把它作为艺术装置来创作的,后来才有了剪辑过的电影版本。

    在美术馆观看《宣言》,应该可以说是一份绝无仅有的观展体验。

    一进大厅,12个大荧幕,13个凯特齐刷刷地望向你,响彻大厅的是13个女人、又是同一个女人的声音。

    把她们放进美术馆,观展者闲庭信步地在其间散步观赏,悠游自在。

    但将她们放入一部时长95分钟的电影里,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则是一个灾难。

    每一个片段中的台词都是宣言,或艺术,或反艺术。

    但每一段宣言都如同那些你曾在教科书里翻过但终因晦涩而将他们跳过的句子,而当他们集合成一部95分钟的电影时,其杀伤力是巨大的。

    观影过程中,凯特精湛的演技一次次试图将我拽入电影情境中,而那些狂躁愤怒、长篇大论的宣言却又一次次地将我隔离与拽出。

    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就处于这样一个拉锯式的、数次想要试图融入与理解而最终无果的过程。

    在刚开始观影的过程中,电影菌仍然试图去理解宣言、去融入电影情境,但当时长过去一半之后,被轰炸后的头脑与耳朵开始不堪重负,进入“全程想要快进”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在悠闲观展的过程中可能不会出现,但当他们集中起来在95分钟内轮流轰炸黑暗中高度集中的观众,就非常让人抓狂了。

    也正如题目所说,如果没有凯特扮演13个女人这个噱头,估计很少人会为这样一部电影买单。

    比起电影院,《宣言》还是更适合存在于美术馆。

    当然,全片不乏有趣的段落。

    比方说其中一个片段,是主播凯特连线记者凯特。

    光鲜亮丽的主播在演播厅中高谈阔论着她的艺术见解,而在雨中狼狈不堪的记者则瑟瑟发抖地回答着她的提问。

    随后,连线结束,最大的反转出现。

    新闻播报结束,镜头切换至站在雨里的记者凯特,周围的工作人员走过来撤掉摄像机——

    原来刚刚新闻中的下雨场景也不过是人工搭建而来。

    虚假吧?

    可这“虚假”却也正是现代装置艺术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比如,影片后半段借美术教师凯特之口说出了道格玛 95 准则。

    道格玛95是一场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托马斯·温特博格(Thomas Vinterberg)等人发起的电影运动。

    它的最高准则是真实,反对一切虚幻的元素,强调回归电影的原始性——

    “电影必须实景拍摄(只使用在现场能自然找到的道具);摄影机必须手持;声音必须实地录制”等等,他们强调电影的纯粹,回归原始性而非着重于技术。

    最具代表性的是冯提尔的《狗镇》。

    《狗镇》

    但有趣的是,在后期的实践中,运动的发起人并没有完全遵循所有“纯洁的准则”。

    从第一部道格玛影片开始,这些规则就有的被遵循有的被打破。

    而借凯特之口说出这一宣言的电影《宣言》本身,更是与这“纯洁的准则”相去万里,不得不令人琢磨回味一番。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还说出了另一句著名的话,即电影导演吉姆·贾木许的著名宣言——

    “Nothing is original”(没有什么是原创的)。

    有趣的是这也正是罗斯菲德的创作方式。

    他曾坦言,他的作品《宣言》也是他从各种宣言"偷"来观点,加上自己的影像构建了这组文字拼贴画。

    这其实就是罗斯菲德自己的宣言。

    这也正应了片中出现的戈达尔的那句话——

    “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拿来这些东西,而是你要把它们用到哪里去。”

    也真是有趣。

    最后,如果你想拥有一场特别的观影体验,电影菌推荐《宣言》给你。

    没准别人抓狂,你会很喜欢呢?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